记者 孔茜 郭纪轩
因儿时患有小儿麻痹导致左腿残疾,他立志学医为了让更多人免受疾病之痛。
(资料图)
毕业后,山东省鱼台县张黄镇张集村李家立借钱回村办起卫生室,成为村里第一位乡医,他每日24小时全天候“问诊”,手提药箱、脚尖杵地,行医乡间,成为900多名村民的“家庭医生”。
23年间,愿凭己之力守护村民安康的他,不仅获得了村里人的尊敬,更赢得了很多赞誉与荣誉。
和衣而睡成习惯
一夜出诊七八次
寒来暑往、春秋更替,在山东省鱼台县张黄镇张集村总能看到一个身着白褂、手提药箱,步履蹒跚行走在大街小巷的身影。他就是乡村医生李家立。
看似平整的村中小路,对于李家立而言却并非坦途。曾患小儿麻痹症的他,脚后跟悬空12厘米,只能用脚尖着地,行走十分困难。走不了多久,左腿就会感到十分疲劳,不听使唤。纵使如此,只要村民有需求,他就会跛着脚,第一时间赶到。
“别说下大雪、大雨,就是下‘刀子’,只要谁家有人身体不舒服,他都会急忙赶过去。”谈及李家立,村民周登兰忍不住红了眼眶,直言李家立是她母亲的救命恩人。寒冬时节深夜一点,周登兰95岁高龄的老母亲突然面色凝重,心慌眩晕,一家人都慌了神。李家立接到电话后,便火速赶来,预判急性脑梗塞后,快速转运至鱼台县中医院,直至老人转危为安,一路陪同的他才终于松了口气。
而这种时常“转运”的情形,也总能看到李家立陪伴的身影。鱼台县张黄镇卫生院副院长赵华回忆道,有次,李家立打来电话称村民突发胸痛,需要到医院紧急就诊,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内科急症,极易出现较大风险。一般而言,转运医院后,便与李家立再无关系,但他却依然陪同而来,这也就意味着他选择了多承担一份责任与风险。而这种“担责”也为患者的“生命”多加了份保障。
都说医者仁心,李家立即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在23年从医路上,他早已记不清夜间紧急出诊的次数。半夜老人头晕、血压升高,孩子呕吐、发烧……流感期间,李家立更是一夜被唤醒七八次,时常忙到天亮。可以说,一年365天,他有200天需要夜间出诊。为缩短出诊时间,他也养成了和衣而睡的习惯。
“村里有医生真的很方便,孩子在外工作也能安心。”对于村中老人来说,李家立是他们生活中的“主心骨”。
身残志坚立志学医
成为村中首位乡医
“家立来了”“李叔叔好”……在村中行走,一看到李家立,村里不少老人孩子都主动和他打起招呼,很多村民还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而这份发自村民内心的尊重,是李家立23年从医路,始终如一守护村民身体安康换来的。
“我就是当时没有及时服用糖丸,要不然也不会得这个病。”李家立坦言,在他学医之前,村里没有乡村医生,村民看病都需要去外村或镇上,距离较远。而他就是因为一岁时患有小儿麻痹症,未能及时就诊导致的左腿残疾。那时,父母亲也曾带着他去北京等地的大医院诊治,但并没有治好。父母也因此自责,时常半夜落泪,哭湿枕巾。
“我不想让村里的老少爷们因缺医少药而有我这样的经历。”左腿的残疾给李家立带来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但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立志要让更多的人免受病痛之苦。
1996年,李家立毅然选择学医,并考入济宁卫生学校。毕业后,为了让乡亲们看病更方便,李家立主动放弃了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借钱回村办起了卫生室,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如今,乡村医生不再是单纯治疗头疼脑热,还要承担起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等工作。为了让村民们及时了解一些卫生健康信息,李家立建起了名为“张集村文明群”的微信交流群,群成员有百余人。对于健康建档的村民,他更是会定期上门回访,组织村民们体检,用细心、耐心和医者大爱当好村民健康“守护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