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中微子实验有望在全球率先测得关键数据 头条

南方日报   2023-05-25 10:47:22

探索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及相互作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之一,大科学装置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展如何?有望取得什么科学成果?5月23日,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高能物理及其应用分论坛现场,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常务副经理曹俊。

南方日报: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建设情况如何,建成后有望取得什么成果?

曹俊:目前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完成基建部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2024年开始运行取数。


【资料图】

世界上在建的同样类型的中微子实验中,江门中微子实验将最早建成,也最有希望率先测得3种中微子的质量顺序。明确这个顺序,有助于人类进一步理解中微子的质量起源和解决宇宙反物质消失之谜,而且会决定后续实验的发展方向,是国际公认的中微子研究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还在台山核电站设置了一个小型的中微子实验。

南方日报:为什么还要设置台山中微子实验?

曹俊:2012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率先发现中微子振荡的振幅远大于预期,于是有了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的计划,并在2013年动工建设。到了2016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一个结果让我们意识到,反应堆中微子能谱理论模型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在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基础上再增设一个近点实验。

本来我们可以直接套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探测技术,但同样的技术再做一次意义不大。团队把普通的光电倍增管换成硅光电管,发明了低温液体闪烁体,克服了硅光电管噪声大的缺点,从而使探测器的光产额提高了4倍,有了看到新发现的潜力。未来,台山中微子实验的结果会成为江门中微子实验的重要基础。

南方日报:中微子研究领域有不少科学家拿了诺贝尔奖,团队对此有期待吗?

曹俊:我认为诺贝尔奖是不可预期的。诺奖得主丁肇中做的实验,很多人都反对,但往往这样的实验才更有意义,能改变大家的想法。如果大家都认同,就不会有太大的冲击力。日本的中微子实验两次摘得诺贝尔奖,每次结果都不在预期之内。我们最想要的,就是这种未知的发现。

我们没有规划要拿诺贝尔奖。如果这件事能规划,大家对此有了预期,那成果出来的冲击力就不会那么大。当然也不是说一定拿不到,因为我们确实设计出了先进的探测器,不仅能解决已知的疑难问题,也能去看别人从来没有看过的地方,期待有意料之外的发现。

南方日报:您如何看待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曹俊:所有做基础研究的人都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回答。有人说基础研究投资大,质疑值不值得。我认为基础研究是一种“长远投资”,能提升整体知识水平,对整个科研都是有帮助的。

南方日报:这是您首次参加大湾区科学论坛,对于广东科技创新,您有什么感受?

曹俊:我们刚开始做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时候,团队里七八名研究生没有一名来自广东本地。但近几年我发现,高能所里来自广东的、做基础研究的学生慢慢多了起来,而且往往是很优秀的学生。去年我的一名博士研究生毕业,拿了中科院的院长特别奖,是我们最优秀的毕业生,他就来自广东佛山。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江门中微子实验计划于今年建成,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大湾区,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更多是必然性。我认为,广东近年来加大投入,在南沙办高规格的科学论坛,能很好推进大湾区基础研究的发展。

文:南方日报记者钟哲卞德龙

图:南方日报记者梁钜聪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