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年报季末期,部分公司退市情况已明朗。
截至2023年4月29日,5家公司退市已成定局。其中,*ST必康、*ST银河、*ST深南、*ST顺利4家公司,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
而*ST宜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相关资料图)
上述公司退市已成定局并非终点。相关专家提示,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资本市场“出口关”越发畅通,监管“零容忍”与市场化机制逐步完善,*ST新海等公司的退市风险极高。
3家公司财报被“非标”
*ST必康、*ST银河、*ST顺利,由于2022年财报被出具非标意见,导致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
其中,*ST必康的2022年、2021年财报,均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图为:*ST必康2022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023年4月29日,*ST必康公告称,公司的上述情况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下称“《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第(三)项有关公司终止上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
回顾来看,*ST必康2021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主要涉及五方面事项。
一是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二是存在无商业实质的资金往来;三是违规担保;四是无法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及准确性;五是无法确认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其他非流动资产的准确性。
而*ST必康2022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与上一年度的部分事项相同。审计机构提示,不对*ST必康2022年财报发表意见,主要涉及*ST必康的应收账款、工程事项。
此外,审计机构提醒,*ST必康在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流动性紧张,部分经营性债务延迟支付,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于2022年1月被法院受理并裁定破产重整。
目前,*ST必康除了2021年、2022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还面临立案调查。2015年至2018年,公司年报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虚增货币资金等问题,被证监会行政处罚。2023年4月14日,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向*ST必康及实控人下发立案告知书。
触及多项财务类退市指标
除了财报被“非标”,*ST银河、*ST顺利还触及其他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
2023年4月29日,*ST银河发布2022年年报显示,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为负值。
*ST银河表示,公司的上述情况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第(二)、(三)项之终止上市条款,公司股票将可能被终止上市。
图为:*ST银河触及财务类终止上市情形
而*ST顺利触及的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则是2022年财报被出具“非标”意见,以及2022年营收低于1亿元,并且归母净利润或扣非后净利润孰低值为负。
*ST深南由于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为负值且营收低于1亿元,导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显示,归母净利润为负值且营收低于1亿元,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此外,*ST深南存在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情形。
2022年9月20日,*ST深南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周世平涉及的刑事案件,已进入审判阶段。
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再显威力
截至2023年4月27日,*ST宜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ST宜康自2023年4月28日开市起停牌,公司股票交易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市公司年报研究中心主任叶小杰介绍,相比于其他类别的退市指标,大多在某个具体时点发挥作用,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能够常态化发挥作用。同时,交易所认定一家公司是否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只要根据市场情况就能快速认定。
记者注意到,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更凸显投资者态度,也提前预示了部分公司的退市风险集聚。
2023年1月17日,*ST新海公告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下称“《告知书》”)后,股价连续15个交易日跌停,此后长期在1元/股上下波动。
2023年3月27日至2023年4月19日,*ST新海连续17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此后股价虽有上升,但是自2023年4月21日又进入下跌模式,截至2023年4月28日收盘,连续6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
“投资者要特别注意投资风险,切勿跟风炒作。”业内人士提示,在持续巩固常态化退市机制的背景下,监管部门正在不断加大出清力度,紧盯突击增收等行为,采取刨根问底式问询,*ST股的保壳压力日益增大。
*ST新海的股价走势,已经反映了其退市风险集聚,退市风险极高。
《告知书》显示,*ST新海被查明的涉嫌违法事实包括,2014年至2019年通过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销售收入、利润。
《告知书》明确,*ST新海在2016年至2018年,实际归母净利润均为负值,2019年虚增利润总额0.65亿元。结合《告知书》认定事实,*ST新海已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